WTZ-280z防爆仪表南阳通常科技15203886126

生态教育

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发布者:  发布时间:2016/1/29 11:58:26  字体:
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      * 市十二小南校区象征南阳文明的四圣雕塑

    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名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,用爱奏响最美和声;名校是培育栋梁之才的一块高地,令人敬仰、令人向往;名校长则是担当改革与发展重任的一名先行者,具有大家风范、大师品性、大爱精神。自今日起,本报推出“聚焦名师名校名校长”专栏,陆续推出我市名师、名校、名校长典型,充分展示南阳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,敬请关注。

 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      * 市十二小校长鲁祖义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欢乐学习。

    

   鲁祖义,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,“中国好校长”。

  在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,他有22年的校长兼书记经历。

  他和他的团队一起,立足于基础教育,且行、且思、且实践,把一所薄弱学校打造成了社会满意、学生向往、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遥遥领先的品牌学校。

  省教育厅曾在市十二小召开教师基本功训练现场会,市教育局先后多次在该校召开学校管理、教育科研等各类现场会,全市各县区及周边平顶山、周口、信阳等地教育系统也分别组团来该校学习取经。

  从言传身教的一线教师,到治校有方的专家型校长,他用执著与热情,谱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。

    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        * 清晨,迈着整齐的列队伴着快乐的心情走进美丽的校园

  且行且

  痴情基础教育

  鲁祖义很忙。

  每天要很早到校,将学校的各个角落巡查一遍,再与值班教师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。每到雨雪等恶劣天气,他会站在门口,确保每个学生安全离校。他坚信细节决定成败,相信水到自然渠成。他以无声的行动,为他人做着榜样,影响着全校师生。市十二小一校两址,虽然学校自实行生态管理后,教学管理工作不需要监督仍然运行良好,但鲁祖义还是穿梭在两校之间,他想让大家知道:校长就在身边。

  因为要筹备第六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南阳市第十二小学“魅力七七五·生态课堂”观摩研讨会,鲁祖义近段时间更是忙碌,见到他时,已近中午。

  谈及“叶子”理论、生态教育、“魅力七七五·生态课堂”,鲁祖义充满激情,数据、实例信手拈来。

  “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,校长和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?”这是鲁祖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  “教学生6年,就要为学生考虑60年,为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、拥有美好的人生夯实基础。”这就是鲁祖义的回答。  

    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          一六班小学生刘锦赫入学时在校园操场上畅想未来

     有了这样的办学理念,市十二小的教职工都有这样的认识:学生人人都是才,只是每个人成才的“点”不同而已。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,学校会专门指定“导师”跟踪辅导,同时享受座位优先、提问优先、作业批改优先、参加活动优先、辅导优先的待遇。

  “校长的管理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,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。这个‘理’,不是事,也不是人,是道理、情理、理念!”“学校要弄清两个问题:培养什么人?怎样培养人?”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学习什么知识,养成哪些受益一生的习惯?”

  鲁祖义在一次次的思考和实践中,和学生一起成长。

     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
        *同学们每天见面都有美好的心情

   

  改良环境

  探寻生态教育

 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、宽松、多元、平衡的教育生态系统,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成长,鲁祖义和他的团队立足课堂,坚持以人为本,开启了生态教育的探寻之旅。

  实施生态管理。鲁祖义常说,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成长环境。他倡导生态管理,使各种规范要求内化为师生的行为习惯。对教师进行人文管理:崇尚知识、崇尚理性、崇尚情感、崇尚奉献;以改革考勤制度、教案检查制度为突破口,实践由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模式。对学生实施人本管理:尊重人格、发展个性、全面参与、民主竞争。

  推行生态德育。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管,自己的活动自己策划。开展主题周教育,每周突出一个主题,如爱国、诚信、友爱、孝敬、感恩、节约、环保、助人等。推行学生干部轮岗制、教室座位滚动制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组织学生去敬老院、福利院,进山村、下工厂,赴内蒙古、访革命老区,参观、考察、调研、体验、感悟。实施生态评价,为每位学生建立全程跟踪的成长记录袋,每周一评“十星少年”、“十星班级”,并由此延伸评选“纪律星”、“卫生星”、“安全星”、“学习星”等;每学期一评“新三好”,并由此分解出“好孩子”、“好学生”、“好公民”等单项奖,从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,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,不断点燃每个学生希望进步的火花,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。

  建设生态校园。绿意融融的校园、功能分明的场地、色调协调的校舍以及精心布置的小游园、小盆景、雕塑、铭石等自然环境,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,进而体现出行为上的文明与儒雅、心理上的健康与愉悦。高标准的微机室、配套的校园广播电视台、“班班通”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等,向学生彰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现代气息。面向师生征集上墙的文明用语,教室、办公室、橱窗、围墙、楼梯、走廊甚至地面,每一个板块都配置有相应的教育内容,以景陶情,以文正心,让学生在刻意营造的环境中被潜移默化,天天向上。

  开发生态课程。在执行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的基础上,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。如开设时政新闻课,让学生参与到时政新闻的搜集、整理、编辑、发布中,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世界、了解祖国,热爱南阳、热爱家乡,开阔视野,提高素养;开设阅读欣赏课,专门的阅读时间,系统的阅读指导,精编的阅读教材,使阅读成为每一位十二小人的自觉习惯;开设诗词欣赏课,汇编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,师生倾情诵读,体悟诗词优美的情境,陶冶情操……

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长鲁祖义和他的生态教育
    * 准备着 时刻准备着  前进 

  以人为本

  打造生态课堂

  鲁祖义带领他的团队在十年的时间里,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,创新和重构了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——“七七五”生态课堂教学法。

  所谓“七七五”生态课堂教学法,其中的“七七”是指“七变七让”课堂教学原则。七变,即变讲课为指导,变教师教为学生学,变生浇硬灌为主动实践,变学知识为训练能力,变单调枯燥为活泼轻松,变一人活动为多人参与,变考试检测为多元评价。七让,即目标让学生明确,新知让学生发现,过程让学生参与,教材让学生讲解,问题让学生提出,学法让学生归纳,内容让学生总结。“五”是指落实“七变七让”教学原则的五个课堂教学环节:导、学、展、练、结。

  十年磨一剑。如今的十二小课堂,教师会教,学生会学,教育的本原在“七七五”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。

  同时,重自主、重合作、重探究、重体验的“七七五”教学法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发展的积极性,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。近年来,十二小学生团队不仅在南阳各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,而且在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上、在全国大型赛事和活动中屡屡斩获大奖,处处彰显灵气。鲁祖义也曾代表学校到全国各地做专题报告30余场,学校26名国家、省、市级骨干教师先后应邀到各地上示范课,传播生态教育理念和“七七五”教学法,起到了品牌学校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  “教学有法,但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”鲁祖义说,没有哪种方法是固定不变的,根据现实需要,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这一目标,十二小将不断丰富和完善“七七五”教学法。 

  “看着校园内那些快乐学习的孩子,看到教师们享受着教育的幸福,看到十二小每天都发生着积极的变化,我觉得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都是值得的,这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。”采访结束时,鲁祖义深有感触地说。

  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0
0
3
0
0
0
0
0
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软文 不解 吃惊
上一条:没有了
下一条:没有了